江苏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简介

更新时间:2019-05-05    来源:高考    手机版     字体:

【www.shkuanshun.cn--高考】

【导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正军级,始建于1951年6月。是一所指挥与技术合一,以外语为基础,多专业、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性军事外交学院,是军队培养国际关系、国防外事、军事外交、国际战略研究、外语师资、部队侦察、技术侦察、航天侦察、特种作战指挥等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为我军高等院校培养外语师资,是中*事外交和外语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被称为“中*事外交官的摇篮”。是军队培养各类外语人才的重要基地。




  办学条件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设有23个专业,开设9种外国语课程,除招收本科生外,还面向全国、全军招收国际关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军事思想等8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的专业还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院设有3个系,设有英、俄、日、法等多个语种。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国际关系、外交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军事思想、军事战略学、兵种战术学、作战指挥学、军事情报学等12个硕士点,国际关系、英语语言文学、军事情报学等3个博士点,并与上海外语学院联合培养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院已经跻身全军“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拥有1个重点建设学科,1个全国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军队“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学院已拥有军事外交等11个学历教育专业,13个急需的任职教育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学士学位授权点。国际战略与军事战略学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师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队伍、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完备的图书文献资料、良好的工作秩序、幽静的学习环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学院将一大批学历高、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的教学骨干选拔为学科带头人,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学院共派出90余名教员到中国驻外使领馆工作、担任联合*事观察员或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


  为了提高教员学历层次,学院实行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在政策的吸引和激励下,有21位博士、46位硕士先后走进了学院的大门。同时,在自己培养的人才中,一批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开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崭露头角,涌现出一批军内外知名专家。学院教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61%,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学历层次高、教学业务熟、科研能力强的教员队伍。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有先进的教学大楼、实验室、专修室、计算机中心、有线电视台、汽车模


  拟驾驶室、军事外交模拟中心、军事调研训练中心,有先进的语言实验设备、演播系统和音像设备,有各类音像资料、闭路电视系统和有声资料馆。


  学院建有射击训练场、汽车驾驶场,还有器械训练场、足球场、篮球场、田径运动场、灯光网球场,以及俱乐部、综合训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和各系资料室藏书近40万册,订阅中外文期刊1600多种,其中外文期刊197种。电子阅览室与Internet、国家教育科技网等计算机网络连网,可以进行检索Internet、终端和远程访问、公共查询、阅读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图文学习资料以及世界兵器博览系列光盘资料,从而获得世界范围内大量专业的、最新的、动态的信息资料。出版全国外语核心期刊《外语研究》以及《国际关系学院报》等。


  学校特色


  育人模式:学校以“忠诚、奉献、严谨、求实”为校训。以“德才兼备,政治第一”为教书育人、造就合格人才上最根本的理念。在四年大学本科教育中,学院依据年级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教育重心,安排了不同的教育内容。


  学员刚入学时,学院积极开展入伍入学教育,组织学员到侵华日军南京*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革命纪念胜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大一学员正是价值观成形与体能素质上台阶的关键时期,学院“趁热”对这些军中骄子开展强化训练,并将军事训练与培育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在艰苦的训练中强化其军事素质,锤炼其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令行禁止的战斗作风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促进了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二年级时,为了提高学员工作实践的能力,学院组织学员在暑假下连当兵锻炼,培养艰苦奋斗、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学三年级时,学员又参加军政教学社会实践,到苏皖革命老区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社会这本活生生的“教材”中吸取“精华”;大学四年级时,学员面临毕业分配,学院进行以“服从大局,自觉奉献”为主题的毕业分配教育,鼓励广大学员走向工作岗位,开创自己辉煌的事业。这些活动的开展,坚定了学员的信念,磨练了学员的意志,提高了学员的素质。这种育人模式也被精辟地概括为“全程育人模式"。


  教改目标:2004年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院通过“融、拓、分”等措施,构建了特色鲜明、互相依存的学科专业“生态链”。融,将外语融入专业。学科调整后,外语这一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没有出现在本科专业设置中。这并不意味着该专业的消亡,而是通过将外语融入军事外交、国际关系等专业,使其更好地为各专业服务。实践证明,这项改革不但没有削弱外语学科,而且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和研究领域。拓,拓展国际关系专业。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战略研究和分析人才,学院适时地对原有国际关系专业实行扩容改造,将国际安全与国际战略的内容纳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范围。2005年,“具有军队特色的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建设”获教学成果二等奖、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学科研:学院成立了科研部,并以此为契机,学院整合科研力量,统筹科研工作,组织专家名师和科研骨干为其“会诊”,开出了一剂“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的“良方”:对学院发展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决定加速向综合性教学研究型院校方向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了科研规划,开展高质量的科研工作,积极引导教学、科研人员把精力放到部队急需解决的应用型、实战性课题上。学院加大了对立项课题的资金投入,对获得科研成果的给予奖励,获得重大成果的给予重奖,还将科研成果与晋职、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挂钩,对取得重大成果的科研人员给予破格提拔。



本文来源:https://www.shkuanshun.cn/xuelileikaoshi/42381/

猜你感兴趣